在路上 Cultural Gaze

树下乡情与“楼”上风景

编辑:   余雯婷

造型:   韦维

作者:   陈思蒙

摄影师:雷坛坛

日期:   2024.06.19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选址在 塘口墟曾经的5个筒型粮仓内,建 筑师杨志疆用一种“轻触”的改造 方式来实现了它的当代转型。

“先锋书店”首次踏足岭南乡野就选址 开平。在漫长的考察过程中,击中创始人钱小 华的,不是精美而魔幻的碉楼,而是眼前这一 组5个塘口镇粮管所的粮仓。这些建于20世纪 60年代的筒形建筑本是应那个时代需求,就 地取材、便宜建造的乡土粮仓,早已卸去了 “深挖洞,广积粮”的历史任务。粮仓周边溪环 田抱、明丽敞阔的开放性,正符合要作为公共 空间介入自然乡村的书店之需求。于是钱小 华找到东南大学副教授、建筑师杨志疆,邀请 他��担任“魔术师”,要将这物质粮仓变身精 神府库。

在5个原有粮仓的改造之外, 杨志疆在粮仓的南端为“先锋·天 下粮仓”书店新建了一座文学钟 楼,这也是他对开平碉楼的一种抽 象性的建筑回应。他说设计做到这 个部分,不再去考虑任何功能,就是要有一个“空”的东西存在。

虽然人人都在期待他要如何与碉楼勾 连,但学院派的杨志疆与周妍琳博士在历时 一年半的扎实测绘与数据研究基础上,出手 却相当轻盈。一切都有关“位置”与“视野”, 这也恰是当年开平能以一派村野匹夫之貌 主动链接乡土与世界的关键——认准自己的 位置,放开自己的眼光。“这些筒仓的直径约 13米,高度在6至8米,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体 量上。”如何介入此类空间,一直是建筑师的 难题,而杨志疆决定延展筒仓空间原本的曲 面形式,并延续自己在著作《当代艺术视野中 的建筑》里思考的问题,为筒仓置入“空间装 置”——既解决空间问题,又成为艺术装置。

左图“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的建筑师杨志疆(右)与合伙人周 妍琳博士在文学钟楼上合影,这 也是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最喜欢的 一个部分。

 5个筒仓空间按书 籍主题划分,其中第四个“生活仓” 尽显与主题相匹配的松弛感,仓中 央的环形水磨石座椅已成为亲子 类客人最钟情的休憩区,而设置在 座椅背后的书架则更符合儿童取读书籍的尺度。

于是从主入口开始,5个筒仓依次被赋 予诗歌、社科、文学、生活和艺术的主题。其中 “诗歌仓”首当其冲,诗歌是先锋书店最看重 的内容,杨志疆相当克制地将之承托出来:一 个半圆形的展台以“近人”的尺度摆放着并 不拥挤的诗集,空间上方吊装“十字形”装置, 令书籍本身不再是“装饰品”,而成为可以“专 享”展厅的主角。紧随其后的“社科仓”里设 有沿筒仓壁一圈长达40米的书架,它不仅“消 化”了这个先锋书店中数量最多的优势品类 书籍,书架2.1米的高度也让所有书籍都处在伸手可及的位置上。筒仓中心被置入一个倒 锥形装置,再结合类似岩穴孔洞般的开口,形 成了富于变化的就地阅读区域,遇上好天气, 更有曼妙的光影加持。接下来是“文学仓”,依 然是沿筒仓壁设置的环形书架,包围着一个下沉式圆形剧场,人们可以在此休憩小读,也 可以如古希腊人那般在此即兴吟咏,而为了 满足演讲或对谈活动的功能需求,杨志疆还 在仓顶设计了7个圆形反射吊顶来化解此类 空间易产生回音的问题。接下来的“生活仓” 则尽显与主题相匹配的松弛感,仓中央的环 形水磨石座椅已成为亲子类客人最钟情的休 ‘墟’。它曾是村里最热闹也最有人气的地方, 憩区,而设置在座椅背后的书架则更符合儿 童取读书籍的尺度。若你遵循好奇心的牵引, 登上中央那个黑色的旋转钢梯,可收获由仓 壁窗洞引入的“风景”——是什么?这值得卖 个关子,等你亲自来寻。放在最后的是“艺术 仓”,圆中置方的空间处理手法配合人工模拟 自然光与东面仓壁上竖向条状开窗引入的自 然光,让“时间的游走”成为一种有迹可循的 神性呈现。于是,书籍的陈列极尽简练,让这 些承载着艺术内容的书籍本身仿佛也成为珍 贵的艺术品。纯净极简的空间让人不禁停驻、 止语,感受这片空白静默里的冲击——是艺 术的冲击,也是空间的冲击。

从粮仓北侧的咖啡休憩空间望向5个筒仓和文学钟楼,纯粹的 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带来集中的视觉冲击力。

塘口墟的“无名营造社”把自己的办公空间也营造得有趣又文艺。 本页 90后建筑师李继津顶着一头标志性的卷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CJ,他 作为最早一批进驻塘口的创意青年,已经为这里贡献了诸如“塘口空间”等 建筑作品。但越是深入乡村,他越发现只是做几幢漂亮的建筑对这里来说 作用不大,于是他与伙伴们一头扎进了“乡村”社区活化的事业当中来。

把5个筒仓走一遍,惊觉仿佛是参观了 博物馆的5个展厅。不是穿越式的,而是从一 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的朝圣。这也正是 杨志疆���弃了“串联”式连接筒仓的方法,而选择在5个筒仓一侧规划画廊式外部连接空 间的用意所在“:这让人们的参观动线保持在 筒仓之外,同时也能保持住粮仓一个开口的 原始设计。”连廊建在筒仓的西面,而非更加 具有公共性的东面,“为此也思考良久,因为 仓东面的广场是曾经的乡村市集,本地称为 ‘墟’。它曾是村里最热闹也最有人气的地方现在仍是村子的活动中心。同时,筒仓仓体 上‘天下粮仓’几个大字也在这一面。”可以 说,从广场望向5个粮仓,看到粮仓上这几个 大字,这一幕几乎已是村民的集体记忆,也早 成为村民的活动背景“。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决 定保持这一幕村落场景的完整,不去干涉,也 不设主要入口和做大Logo。”同时,为了不破 坏粮仓原有的墙体,画廊的屋面结构与粮仓 原有墙体脱开60cm,由此形成了一道弧形天 窗,光线从这窗隙中漏入室内,让“光隙画廊” 的名字不请自来。如今,书店的文创产品在此 展示“,但之后要在这里布置一些小型的艺术 展也绝对没问题。”杨志疆欣慰道。

90后建筑师李继津顶着一头标志性的卷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CJ,他 作为最早一批进驻塘口的创意青年,已经为这里贡献了诸如“塘口空间”等 建筑作品。但越是深入乡村,他越发现只是做几幢漂亮的建筑对这里来说 作用不大,于是他与伙伴们一头扎进了“乡村”社区活化的事业当中来。

在5个筒仓的南北两端,分别原址新建 了一个8米高的全玻璃幕墙咖啡屋并加建了 一座“文学钟楼”。其中咖啡屋内的4根树状 钢柱不仅支撑起屋顶,更与落地窗外的行道 树对影成双。咖啡桌椅就摆在“树”下,让人 不由得舒缓下来。而文学钟楼则以一种遗世 独立的姿态将铭刻在它墙上的里尔克的秋 日诗意投射到了这南国的田野:“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 独......”但当我们沿着黑色的钢质楼梯拾级 而上,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景象: 田野、广场、粮仓,各个时代的记忆与场景纷 至沓来,倒真让人直想去读着、写着那些长长 的信......“设计做到这个部分,我们放掉了所 有功能,就想做一个‘空’的东西。”把一切“想 要”都放掉,心灵才能从空隙中得以喘息,于 是诗意生发。所以对这座“文学钟楼”最恰切 的评价正是书店开幕那日诗人韩东登楼后的 感叹:“真好,就像人的一生,努力攀登,到了 顶上,发现,什么也没有。”杨志疆回忆起这一 幕仍觉有趣,而这座钟楼也正是他对“碉楼” 的一种抽象式转译。“做设计一定是这样,局 部可以具象,但整体是抽象的。”而碉楼曾给予人们实体的安全和依归,也在此钟楼上化 为精神的抚慰与属落。

无名营造社办公室就在一幢老楼内,崭新的创意 与老旧的肌体相碰撞,显出别样活力。

无名营造社在塘口老街上安家,与周遭的老记忆和谐共处。

著名的碉楼集中景点自力村。

塘口可爱的乡村街头一景。

以义楼门头的绘画与题字都是典型的中式传统风格。

一圈走完,我们再次回到粮仓西侧的主 入口。一棵枝干舒展的大榕树如老者般温柔 庇护着此隅,令从榕树下进入书店的过程和 意象一样静美,天朗气清时,人们还能在榕树 下闲坐读书,薰风徐来,绿意氤氲“。这棵榕树 可以说是我最重要的设计出发点之一,我们 的很多设计安排都是为了它。”也值得为了 它。在这些南国村落里,有大榕树在,村就有 根系,人就有聚点,故事就能永远在这树下一代一代讲下去......而“把故事讲下去”,也正是书籍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

整个项目做完,不可谓不辛苦,但正如 杨志疆所言,做“乡建”项目,一定要遵循“乡 村的逻辑”,尽管很多时候都饱尝痛苦的甜 蜜,但一个设计师的视角是会因傲慢与偏见 引发水土不服,抑或由亲和与谦逊迎来皆大 欢喜,最终都将在空间的后续经营中展露无 遗。而好消息是,这个崭新的乡村书店在春节 假期里,书籍售卖的营业额已经跟文创、咖啡 的营业额持平。而它引领起的向往与好奇心, 也将为这片土地持续注力。

老工作室中,方叔纯手 工打造的坤甸木家具。下图 工作 中的方叔就像老照片里的人物。

塘口墟里的“年轻人”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的进驻无疑给 村里的年轻人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其中顶着 一头标志性卷发的李继津便是最兴奋的之 一。这个人称CJ的90后男孩驻扎在小小的 塘口墟已经十年了,而他深入开平乡村则更 早——当时在江门五邑大学学习建筑的他,这个人称CJ的90后男孩驻扎在小小的 塘口墟已经十年了,而他深入开平乡村则更 早——当时在江门五邑大学学习建筑的他, 跟随导师谭金花教授参与了一次有关“开平 碉楼”的建筑文化遗��保育项目“仓东计划”, 对当地的碉楼及建筑群落进行测绘和调研。 他就这样走进了广阔的乡野和奇异的碉楼, 并留了下来。但也是随着调研的深入,这个生 长在深圳的都市男孩发现,在乡村仅仅是学术研究货建一两幢漂亮的新建筑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也问过自己,在这样本村都只剩下两三户人家,六七个老人的地方,我留下来的到底要干什么?”好在谭金花教授的“仓东计划”牵引下,依托国内外的研学活动而运转良好,这也让 CJ逐渐打开思路。于是 2015年,他与“仓东计划”的另一位发起者邓 华一起,启动了“塘口社区活化计划”,租下了 塘口镇的旧钟表厂和五金厂,将这两幢水泥 厂房改造成为青年社区空间和国际青年旅 社。如今它就与先锋书店的咖啡空间隔街相 望,上世纪末的工业味道混合着改造后的一 点点ArtDeco风格,他还为建筑外立面新添了 一些可供坐憩的平面“,就是看到有时候清洁工和往来的乡民没地方休息或躲雨,就想到 简简单单做一些改变,这也是设计的善意。” 有了建筑实体,接下来怎么吸引人便成了他 的主要课题。结合“塘口墟”这个意为集市的 墟字,他在2018年与镇政府沟通,以年轻人的 视角把当时正在城市火热流行的创意市集引 入塘口,“其实乡下自古就有赶墟的习惯,这 不就是属于乡村的市集吗?我们再为它注入 创意,乡村创意赶墟便水到渠成。”那一年他 们的墟集定在了七夕节,年轻人的行动力让 塘口热闹起来。

 

方叔(右)与老伙计(左)每日 都要在他的工作室中忆旧。 

2022年末,已在“乡建”界红出圈的无名 营造社也来了。据村长说,这是在他三顾茅 庐、诚意邀请下的“定情”。这个此前已在黔 东南深耕了5年的海归团队,在陈国栋的带领 下,在这片曾主动拥抱过世界的侨乡留驻,期 待在这片土壤上继续自己的“乡建”创作与 实践。在塘口墟老街上,无名营造社字体清奇 的大标志牌挂在内里经过改造的老房子上, 从任何角度都不容错过,堪称一道标新的风 景。但它并不想立异,无名营造社一直以来看 重的都是那种能为人们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 的设计。就像他们改造的这个工作室空间,有 趣、有品、有道理。他们尽可能地与本土文化、 周遭环境、当地风俗无缝连接,所以,工作室 旁的那位本土建筑非遗传承人是他们合作无 间的伙伴,而斜对面超市地面的水磨石拼花 更被选中用作了他们岛台的桌面......正如陈 国栋所言,现在乡村的更新发展常常过于强 调资本驱动和旅游观光,而忽视了乡村的多 样性和本土特色,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乡村 的个性化发展,突出每个乡村的特点和需求。

就在这群年轻人的新工作室对面,一直 扎根本地的木匠老师傅方叔的工作室也在如 常运转着。时代飞奔旋转,方叔岿然不动,还 是细细打磨着他那些水车、耙子、安乐椅...... “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上好的坤甸木,跟现在 你们买的不一样。”他拍拍近旁漂亮的小椅 子,不标准的普通话里满是骄傲。现在年逾古 稀的他,每日开工一半是认真工作,一半是在 这里闲话会友,大家知道在这里总能找到他。

 

 

 

编辑:   余雯婷

造型:   韦维

作者:   陈思蒙

摄影师:雷坛坛

日期:   2024.06.19

转载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版权为《安邸AD》杂志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